大兔的神密世界
  • search
  • apps
  • Jul 23, 2021
    ·
    10 min read
    《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畢卡索在1901年7月停止模仿,開始
         《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畢卡索在1901年7月停止模仿,開始「偷竊」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4726

        文:威爾?萱ㄙi茲(Will Gompertz)(2018) [書]
        新北市立圖書館 https://bit.ly/3zmtLju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                                                                  │
      │畢卡索展現了創意不是要增加什麼,而是要刪減。點子需要精鍊、簡化、聚│
      │焦。這也是蘋果電腦努力傳達給自家設計師的訊息:廚師以簡化來增加風  │
      │味,藝術家以刪減來獲得純淨。                                      │
      └─────────────────────────────────┘

        「我一開始是先有個念頭,然後就發展成別的。」——巴布羅?葡戎d索
        (Pablo Picasso)

        畢卡索也是如此。他同樣在藝術領域有重大突破,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立體
        派。不過這是他憑空想到的嗎?不是,他只是在鍊子上多加了最新的一環,
        繼續發展前一個世代藝術家的作品,那個人剛好就是塞尚。

        前述畢卡索的那句話,乍聽之下是在說一個明顯的對比,區分好的藝術家跟
        偉大的藝術家差別何在,但還有更細微的部分在其中。其實他不是在陳述兩
        個相反的哲學,他是簡述整個過程,傳達他觀察出一個人怎麼從好的藝術家
        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畢卡索說的是一個旅程,你不可能跳過前者直接成為後者。要成為前者,就
        只有一個出發點。

        不論是芭蕾舞者或是結構工程師,任何想尋求創意的人都是從模仿開始,這
        就是我們學習的方式。小孩聽了音樂然後竟會完美彈出、未來的作家看了最
        喜歡的小說來學習某種風格、畫家早期坐在冷冰冰的博物館裡臨摹大師作
        品,這都是某種學徒的形式,你就是要模仿才能與之匹敵。


        看任何一位藝術家早期的作品,你都會發現是在模仿別人,尚未找到自己的
        聲音。

        模仿是個過渡期,在這段時間把基礎打穩、發展出特定的技巧、瞭解媒材的
        複雜性,並且希望可以找到機會替那條鍊子加上自己的一環。

        看任何一位藝術家早期的作品,你都會發現是在模仿別人,尚未找到自己的
        聲音。這時就像在看犯罪現場,你面前就有畢卡索說的「偷竊」案證據,可
        以辨認出某位藝術家模仿過哪些大師然後不再繼續,還有模仿後接著偷竊。
        我看過幾個明顯到讓人吃驚的例子,但無人比得上畢卡索這個來自西班牙的
        藝術家,他早期的一個作品展真的十分明顯。

        「成為畢卡索」(Becoming Picasso)是在倫敦中區一個小而美的柯特藝廊
        (Courtauld Gallery)舉辦的展覽, 展覽的重點放在畢卡索1901年的作
        品,當時他還未成名,但已經很有潛力。這位19歲的西班牙天才離開了家
        鄉,來到巴黎這個前衛的都市,想要成名。前一年他就造訪過這個法國的首
        都,並且懷抱著極大的希望回家,希望可以找到一家頂尖的藝廊協助展開自
        己的事業。他很幸運。

        當時一位住在法國十年的西班牙人,說服了巴黎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交易
        商安伯伊斯?艇騋М腹]Ambroise Vollard),為他這位年輕藝術家朋友辦一
        次個展。畢卡索高興死了。這是他的機會,他把顏料、畫筆打包好,離開馬
        德里前往巴黎。

        畢卡索一到巴黎,就在克利齊大道上租了工作室,開始作畫。整整一個月他
        別的事都沒做,據說一天就完成三幅畫作。畫布用完就塗在木板上,木板用
        完他就用硬紙箱。到了1901年6月,畢卡索準備好60幅畫作,有些顏料都還
        沒全乾,準備好要在華美的伏勒爾藝廊展覽。

        他當時的作品非常傑出,不是因為數量或質量,而是因為風格非常多元。有
        時在模仿大名鼎鼎的西班牙畫家哥雅(Goya)和維拉斯奎茲(Vel??    zquez),有時是模仿葛雷柯(El Greco)。後來有兩三幅畫作顯然是模仿
        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畫家。《矮人舞者》(Dwarf Dancer)這幅作品是以竇
        加(Degas)的《小舞者》(Little Dancer)為基礎,自己加上了佛朗明哥
        舞的味道。附近又掛了《藍色房間》(The Blue Room),乃畢卡索這位早
        熟的畫家參考塞尚的《沐浴者》(Bathers)所畫,然後不遠處又有作品的
        風格和主題從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的《紅磨坊酒店》(At the
        Moulin Rouge)參考而來。別的地方又用了高更大膽的線條,以及梵谷鮮明
        的顏色與短促抖動的筆觸。

        這個展覽沒有呈現出某一位全新的藝術家,這個展覽展示的是一位非常會模
        仿的畫家。我發現,當我走進柯特藝廊這個重現畢卡索當時個展的展覽時,
        感覺怪怪的。其實我看不出畢卡索有大規模的模仿,因為從他的筆觸和自信
        的線條可以明顯看出,他已經是個不錯的藝家,但他肯定還不是偉大的藝術
        家。「成為畢卡索」的策展人巴納比?葭鳦S博士(Dr Barnaby Wright)也
        同意。他猜想,要是畢卡索在當初的展覽時,也就是1901年夏天時就過世,
        他不過就只是現代藝術史的一個小註腳而已。但是他沒死,後來還成為該時
        代最重要的藝術家,這都要多虧他在1901年下半年的成就。

        伏勒爾辦的這個展覽很成功,畢卡索賣掉好幾幅作品,賺了一些錢,開始建
        立起自己的藝術市場。但是他對於成為畫師沒有興趣——他想成為畢卡索
        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他不能再模仿下去,必須改變策略。畢卡索發現這樣
        會造成短期的資金短缺,但是希望可以帶來長期的創意(和商業)利益。因
        此,滿懷著年少時的樂觀態度,畢卡索在1901年7月停止模仿,開始「偷
        竊」。

        兩者的差異非常大,模仿需要一些技巧,但是不需要想像力,不需要創意
        所以機械很擅長模仿。偷竊是佔為己有,佔有某樣東西比較費工——這樣東
        西變成你的責任,它的未來操之在你手。

        例如,要偷一輛車的話,小偷不免要把這輛車開到跟原車主開的不同路線
        上。創意也是同理。

        「有人可能會說我至今只有把一束外國的花綁起來,而且只是用細繩綁起
        來,根本沒有做出自己的裝飾。」——法國哲學家蒙田

        如果這些想法剛好是在像畢卡索這麼大膽、多產、有巧思的人手上,那麼這
        些想法可能就會被完全不同地應用。畢卡索的確是這麼做了,但一開始畢卡
        索得先決定自己要偷什麼。梵谷的表現主義、羅特列克的繪畫主題、竇加大
        膽的輪廓、高更的色塊,各有什麼可以拿來用的?

        到了1901年7月,畢卡索非常挫折,展覽過後他不但很難找到自己的藝術聲
        音,同年稍早他的摯友卡洛斯?艇d薩吉瑪斯(Carlos Casagemas)在巴黎自
        殺也造成他心理上的創傷。畢卡索這時沒想太多,就接受邀請去參觀聖拉札
        爾女子監獄,結果讓自己更痛苦。他看到監獄裡有母親帶著幼子、患有梅毒
        的女性被迫帶著白帽子以做區別,一幕幕的景象讓他陷入更深的低潮之中。

        雖然畢卡索鬱悶不樂,不過他還是對從梵谷等人那裡偷過來的點子非常有興
        趣。可是現在這些點子跟藝術家的憂鬱心情有所衝突。

        感到憂鬱(blue)?剎那間靈光乍現!他突然知道要怎麼將過去這些大師的
        創新用在哪裡。大膽的線條、色塊、表現主義這些手法都還是用得上,不過
        不是前人的那種用法。畢卡索加以簡化、淡化、合併、降低色調。他選擇了
        藍色,選擇了運用感傷的心情。

        這個轉變非常劇烈,畢卡索進入了後來知名的「藍色時期」(Blue
        Period),1901年《坐著的丑角》(Seated Harlequin)就是個這階段相當
        早期的作品。這幅作品描繪了一位在思考且垂頭喪氣的丑角哈勒昆
        (Harlequin),臉龐塗上了白色的妝粉,穿著藍色和黑色的格紋戲服。這
        跟一般的丑角扮相不太一樣,一般丑角的戲服通常都是亮色系,臉上應該帶
        著一抹頑皮的微笑。這就是畢卡索進行「疊合空間思考」的結果,他把兩個
        完全無關的個體強迫撞擊,結合了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兩個固定角色:即傳統
        默劇或芭蕾舞劇的丑角「哈勒昆」和法國默劇中憂鬱的單相思小丑
        (Pierrot),還有他的憂鬱心情。

        畢卡索將兩個身份結合為一,創造出第三個、原創的角色。畫中的這個丑角
        就是他的摯友卡薩吉瑪斯,他在現實中死了,但是還活在畢卡索的心中。他
        把這位摯友裝扮成丑角的模樣是因為哈勒昆通常會在喜劇裡贏得女主角「柯
        倫萍」(Columbine)的歡心,但是現實生活中卡薩吉瑪斯沒有贏得女主角
        的芳心(因此才自殺了),所以畢卡索將他與單相思小丑的形象結合。用藍
        色調就夠說明一切了。

        你越仔細看《坐著的丑角》這幅畫,就越能發現畢卡索如何運用了前人的點
        子。我們看到馬奈和竇加都描繪過《苦艾酒》(Absinthe Drinker)裡帶著
        倦容喝酒的人,還可以看見高更使用的大溪地橘色、梵谷的《向日葵》。塞
        尚輪廓清晰的《沐浴者》則顯然是以丑角的輪狀皺領和卷束袖口重現。但這
        是畢卡索的畫作,畫裡的故事、心情都是他的,選擇和各項安排都是他的,
        不過更重要的是,風格也是畢卡索自己的。

        「重點不是你從哪裡取得點子,重點是要用在什麼地方。」——法國導演尚
        盧??高達

        走完柯特藝廊展示的第二區,看到畢卡索1901年6月後的作品,就像是個啟
        示。一個青年藝術家從模仿專家在一個月內就轉化成一位大師。他將每樣他
        需要從大師那兒拿來的東西內化,用自己的脾性過濾,創造出來的作品立刻
        是令人訝異的原創作品,同時也充滿精心的模仿。這個時候,他開始用
        Picasso來簽名,沒有縮寫或其他用過的名號。也就是這時,他從巴布羅??    魯伊斯?葡戎d索(Pablo Ruiz y Picasso)進化成畢卡索(Picasso)。

        從這個時候開始,許許多多人開始偷畢卡索的東西,從英國的雕塑家亨利??    墨爾(Henry Moore),到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賈伯斯都有。賈伯斯甚至還
        先引用畢卡索那句「好的藝術家……」,接著說「我們(蘋果)在偷高明的
        想法時都很無恥」。畢卡索1945年很有名的《公牛》版畫系列就是其中一
        例。《紐約時報》報導過,蘋果在教員工最簡化的設計風格時,就是用這11
        幅畢卡索的作品(上面描繪了無比簡化的公牛樣貌)。

        「我選一塊大理石,然後切掉我不要的部分」——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    羅丹

     ★ 畢卡索是以一種簡化過程的方式來呈現這個系列的作品,用他的話說是破壞
        的過程,藉此達到最核心的真實:牛的本質。這是非常不尋常的順序,因為
        他揭露了一般會隱藏的部分。他在每個創作階段都畫了一張圖,展示自己的
        思考過程。前十幅圖就像是電影導演的樣片或是作家的草稿:無關的東西會
        被剪掉,無法進入最後的選材。

        此系列的第一幅作品以傳統的圖像開始,以18世紀同樣是西班牙人的哥雅當
        作標竿,用蝕刻法呈現。第二幅則是一頭比較豐腴的牛,看起來是要呼應德
        國畫家杜勒(Albrecht D?卣er)1515年著名的《杜勒的犀牛》
        (Rhinoceros)。這個階段畢卡索還在模仿別人。

        到了第三幅,真正的畢卡索就開始「自己進去角逐」了,在這裡他開始像是
        屠夫在分解動物,把關節都標記好,大小尺寸都在掌握之中。從第四幅可以
        看到,畢卡索加入幾何線條,開始往立體派前進,他在畫面上實驗舊有的想
        法,這對他來說是全新的手法:公牛的頭開始轉向觀賞的我們。畢卡索開始
        展現他的自信。到了第五、六、七幅,都看得出1917年荷蘭現代主義派杜斯
        伯格(Theo Van Doesberg)的影子,公牛的各個部位為了整體平衡而被重
        新安排。

        到了第八和第九幅,我們看到畢卡索發現在這種特定的媒材上,需要的就是
        「簡潔是美」。馬諦斯(Matisse)當時是公認的線條大師,畢卡索此時脫
        掉手套,用自己的方式挑戰了對手。從這時候起,區塊退去,只有線條畫的
        簡約。

        到了第十幅,畢卡索回到經驗。這頭動物的角已經不再能立刻讓人辨識出
        來,變成了類似叉子的形狀,這個線畫速寫的手法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942
        年時,就在畢卡索的《牛頭像》(Bull's Head)中出現,這是他用腳踏車
        座和把手製作的作品。第十幅中公牛小小的頭是因為有隻大眼睛才得以被辨
        認出來,而這個技巧他在1907年的《亞維農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中已經運用過。

        接著是最後的第十一幅,所有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幅獨特的作品結合了史
        前時代洞穴壁畫和現代的抽象畫,熟練的藝術家進入了全新的歷程。畢卡索
        從別人那裡竊取點子,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他回應了馬諦斯和世界
        上發生的大事,用自己的記憶結合外部的元素,學習新的技巧再加以拆解。
        這一切都是用自己的感覺和直覺萃取,然後成為高度原創性的作品。

        畢卡索展現了創意不是要增加什麼,而是要刪減。點子需要精鍊、簡化、聚
        焦。這也是蘋果電腦努力傳達給自家設計師的訊息:廚師以簡化來增加風
        味,藝術家以刪減來獲得純淨。

        畢卡索的公牛系列示範的不只是一個點子如何「成形」的過程,也告訴我們
        源頭是什麼。最後那一幅圖就蘊藏了畢卡索探索創意的鑰匙。

        創意的鑰匙乃藏在人類最特別的能力之中,就是將經驗、影響、知識、感
        受,合成為一個原創物的能力。可以連結各種看似毫無關連的東西,擁有這
        種內建的能力真是非常驚奇。這肯定是我們有的各種創意能力裡最重要的一
        個,就像愛因斯坦曾經說的:「結合的運用,看來是生產力思維裡最重要的
        功能。」

        沒有什麼東西是完完全全原創,但是有獨特的結合方式。

        我們意識和無意識的兩個自我會編輯、連結、結合我們所有的已知與感受
        融合成連貫的想法,這個過程得要一段時間,無法勉強。在我們醒著、睡著
        的時候都在進行,在我們全心思考或是沒在思考、在打球的時候也在進行。
        會持續進行是因為我們周遭有刺激,通常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或是立刻發現這
        個刺激,但它已警示了大腦要做出連結,這個連結接著將所有的點都順利串
        成完整且合乎邏輯的想法。所謂靈光乍現其實是某種天生的直覺。

        很少人比畢卡索還瞭解這過程,他曾經說過:「藝術不只是用上精挑細選的
        美,而是直覺和大腦可以想出超越一切的美。」他瞭解人類的創意天賦,並
        且將這直覺當作是可以信任、不用懷疑的朋友。畢卡索透過公牛系列作品各
        種不同借用的元素,公開展示這個過程,為我們上了類似達爾文進化論的一
        課:也就是,只有最強的點子結合才可以存活下來。

        公牛圖不是簡化美學的例子,而是展現畢卡索長達一個月的思考衝突,這期
        間他把各自獨立的想法「撞擊」,創造出新的連結。他把較弱的想法摧毀,
        同時拆解過去。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一個充滿暴
        力時代,所創作的暴力之作。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常沒想到創意就是非常暴力的行動。沒有破壞就不會有
        創造,沒有什麼東西是完完全全的原創,但是有獨特的結合方式,腦袋會自
        己運作,而且常常從兩到三個毫無關聯的圖像開始,放在一起看很協調或愉
        悅。剩下的就是畢卡索成功展示的那樣——苦力活。

    --
    ※ 發信站: 大兔的神密世界(BunnyBBS.tw), 來自: 219.85.234.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bunnybbs.tw/article/M.1627021258.A.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