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正規時間的讀書之餘,又讀了本《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初看標題,其實未特別吸引我,「生氣」還有高效不高效差別嗎,
直到隨手翻閱這書,覺得越看越有意思,
既然這麼有意思,讓我們開始吧,
一、神奇體會,
早晨剛讀完一些刑法,刑法裡最基本就是「主體」「客體」,
傳統觀念裡,管教這件事,
「罪與罰」主體是子女,客體是子女的行為,
然則,在《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這本書裡,今天的神奇體會是,
父母生氣的時候,主體是父母,子女是客體,
父母該怎麼「正確的」表達並詮釋自己的情緒,變成了一種「學問」,
當轉換上帝視角,這本書給我一個很新的自省機會,
二、重點,
本書裡,重點處我標出13處之多,以下節錄其中幾個,
一、有基督教團體的婚前調查,
其中一個問題是,給自己帶來最多傷害的人是誰,
回答「父母」的竟然佔百分之79,也就是幾乎高達八成,
如此該如何避免親子間「互相傷害」真是貨真價實的人生課題,
二、生氣是挫折的另一個名字,
針對這點,作者有提出了自己觀點,
而我自己的感受是,或許是對孩子「期望太高」,期待能一次到位,
而難免被高期望反噬,
從最近看的書裡,這種一次到位的事是不可能的,
如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孩子在犯錯中成長,
本來就難以一次到位的本質,
三、其中,最令我訝異的是,
腦內啡除了帶來快樂,竟然也是怒火的來源,
攻擊性、破壞性消除怒火這種動作起始點也是腦內啡,
《航海王真人版》魯夫的爺爺也是透過這應樣「翻桌」方式,來平衡怒火,
四、然則,教導時一旦發火,瞬間一切就毀了,
作者給予的理由是「正確的教導是針對『該情況』加以指正」,
若在教導時發火,易失去理智,「偏離主題」,把以前的不滿也帶進來批評,
五、孩子是關係指向,
簡言之,就是渴望與父母積極互動,
孩子渴望一個不責備、不生氣、不大吼大叫、不會不耐煩的父母,
三、解決方案,
作者說,儘管孩子的無理取鬧行為,是惹父母生氣的主謀,
然則父母生氣越頻繁,子女反而只會越習慣生氣的狀態,強化負面行動,
因此,就像車子,有油門也有煞車,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適當的「冷處理」,不生氣以對,
進階,
本書言簡意賅地說,父母能管好脾氣,孩子就能幸福成長,
真是非常貼切,
正如開始時說的,錯誤的使用怒氣,將導致父母呈現一個傷害而不是疼愛孩子的狀態,
「孩子的心靈創傷,跟身體的創傷一樣是一種創傷」,
最近跟朋友吃飯,朋友 Hank 說,「找一找情緒的源頭是什麼」,
我覺得很受用,這本書也提到「找一找生氣的根源是什麼」,
不要讓自己的愛變成孩子長時間的「慢性不安」,
--
※ 發信站: 大兔的神密世界(BunnyBBS.tw), 來自: 1.200.75.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bunnybbs.tw/article/1b0MH3wX
→ Ricas:154頁: 3秒鐘決定生火還是熄火 推 09/20 13:44
→ Ricas:081頁: 易怒者的2分法思考 推 09/20 13:45
→ Ricas: 和我有同樣正確想法vs和我不同想法 推 09/20 13:46
→ Ricas:118頁: 討好父母而製造的「假我」 推 09/20 13:48
→ Ricas:212頁: 說話並非為了造成傷害,而是為了治癒 推 09/20 13:49
→ Ricas:214頁: 白色預言的巨大力量/比馬龍效應 推 09/20 13:50
→ Ricas:218頁: 適當第踩剎車,必要時退一步 推 09/20 13:51
→ Ricas:232頁: 積極的對話方法 5:1的黃金比率 推 09/20 13:51
→ Ricas:238頁: 處理好負面情緒是幸福的開始 推 09/20 13:52
→ Ricas:248頁: 不要咆哮或被動發火 推 09/20 13:53